杨草仙(1838年─1944年?),中国书法家,名梦台,字永光,号草仙,以号行于世。为中国四川简阳县人,祖籍达县。
杨草仙擅长草书、作诗、中医等,终其一生经常义诊,施药以行善。家族皆以耕读相传,而杨草仙童年时就随父亲杨隐奇学习书法,立下要“独立一家信”的心志。年轻时常在四川四处游览,喜好于各地胜景题字。
1918年左右,开始了鬻字生涯。1922年,杨草仙赴日本到场东京书道大会,有许多中日书法名家及名士到场,作品在会中被誉为“三千年第一狂草通神之书”,于是获得盛名。
隔年遇上关东大地震,于是在大阪与东京二地挥毫义买,所得全数捐助灾民。当年也远赴东南亚各国展览。1927年9月偕同其子及单亦如女士至台湾,在台旅居三年,于各地庙宇留下不少墨宝。
其时台湾日日新报曾大幅报导他的运动情况,并誉扬为“中国三千年草圣”。他的狂草艺术巅峰期是97岁(1935年)左右,据先生97岁时自我评判:“数十年前书,判若两人。
”可见先生97岁时的狂草艺术水平是他的巅峰期,其作品也较多,当他101岁时给冠群先生草书的风雅正风,其书法艺术的盛气丝毫未见有减退之势!杨草仙的狂草,批驳纷歧。褒者认为他具有张旭、王狂草的特色,曾多次为孙文题写匾额。
著有《书道谈话》六则,总吉他创作狂草书法的履历,他的墨迹深受世人珍惜,所以家中并无留藏。其书法甚得孙文、于右任歌颂。
至于贬者,则认为他的书法属于俗诞狂怪之流,如书法家陈定山就认为杨草仙“怪俗,或如墨猪,或如结绳,或如锅底刷,可谓书家一大劫运。”。据报导,他公然挥毫时,如同特技演出,常用三十余斤的大笔,在写字前会先打拳,以舒活筋骨,尔后抱起大笔浸入庞大墨缸,再以笔写在白布上,演出后再供现场人士求取墨迹。
杨草仙是个传奇人物,杨草仙确切出生年岁,现在尚有争论,一般认为出生在1838年(道光十七年)。不外也有研究认为杨草仙应出生在1859年前后,而夸大了快要二十岁。
杨草仙什么时候逝世也有疑点。一般认为他在1944年去世,享年106岁。可是,有种种迹象显示他在二战期间甚至之后几年都在新马印一带运动。新加坡书法家薛振传2014年游览麻坡古镇时,还找到了杨草仙於辛卯年(公元1891年)题写的“四合兴”匾额并拍下了照片。
网上有位1937年出生于泗水不具名的印尼华裔回忆童年生活时就提到杨草仙:“那时有个叫杨草仙的书法家,在中华商会演出书法,我也随着跑去看热闹,只见人堆中,那老头一袭白长衫,长须长发,先打一下光阴才下笔。现在追念起来,真不知是那家的法例。60年月,吉云居酒家还生存杨草仙的一幅”寿”字条幅,看起来也不见得精彩。
战后爱国情结深厚,杨被视为汉奸一族的”附敌文人”,为人所不齿,遂不知所终了。”马来西亚昔加末昔华小学战后努力筹款,听说其时杨草仙老人报效书法三千多元。
南洋商报1952年1月17日第7页报道:“杨翁草仙书法展览会,将其鬻书二十巴仙献捐予森美兰华人接生院经费,在森美兰中华总商会团结各侨团学校主办之下,于十三日在芙蓉矿务会馆如期揭幕,一连三天,各民族人士前赴到场者甚众,尤其是吾侨乘此一举两得之时机,踊跃购置杨翁墨宝,已留纪念。三日之间,计售价五千余元,而森美兰华人接生院将获得千余元,杨翁“慈幼为怀”,诚可钦佩也。
”南洋商报又于1952年11月8日第8页报道:“中国人瑞杨草仙书圣,于日昨莅临实天。”又据南大校友网站记载,百十五龄人瑞杨草仙,於五三年二月十一日於客属公会个展之后,结果甚佳,拨二十巴仙(约在千元)寄交商报,捐助马华大学。新加坡书画家蔡卓南童年生活于芙蓉,在1952年就眼见过杨草仙书写书法的风范。他听说杨草仙其时从日原来新马挥毫示范。
听说在槟城曾到钟灵中学观光留下墨宝。到芙蓉时听说已经105岁。以下是他的形貌:“另外一位我见过的人瑞书法家杨草仙,他是在芙蓉市游艺场内举行示范,需要买入场票。当晚,我和父亲很早便到达现场,争先选个好位子。
只见杨老先生身穿玄色绸缎长衬,卷起袖子,在写字前喝了杯鲜奶,运了运气,才慢条斯理握起大笔,蘸饱了墨,开始写大字了。只见他一气呵成、一笔即就,完成了作品 – 草书《寿》字榜书。
山城观众叹为观止,报以热烈掌声。”从上面的报章记载与蔡卓南的忆述,可见直到1953年杨草仙还没有去世,还十分活跃于新马一带。他的儿子是原名杨守默的新加坡名作家杏影(1912-1967)。
出生于四川的杏影1954年南来新加坡。可见在1954年他还在世的可能性很高。从上述记载来看,杨草仙热心以书法展为华社团体义卖筹款,喜欢当众挥毫展示其书艺。这种种都为新马书法的推广作出了庞大孝敬。
本文关键词:民国,时期,的,江湖,书法家,杨草仙,字体,怪异,开云平台官网入口
本文来源:开云平台官网入口-www.zjlzrdjcy.com